当前位置:首页 > 政府信息公开 >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> 建议提案结果公开 > 政协建议提案结果公开

关于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317号提案的答复

时间:2022-05-17       来源: 太原市城乡管理局       字号:[ ]

信息索引号 分类 公开日期 2022-05-17
发布机构 文号 公开时限
张薇委员:

您好。您提出的《关于加强垃圾分类管理“一分到底”的提案》收悉,经认真研究,现答复如下:

非常感谢您对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提出非常好的工作建议,既切中了我市垃圾分类工作中的要害,也为我市今后的垃圾分类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工作思路。我们将继续加大生活垃圾分类推进力度,进一步完善分类体系。

一是坚持法制引领,层层落实职责。我市从2017年开始,以地方立法形式,连续四年每年制定一部地方性的垃圾治理法规,得到了住建部肯定。2017年出台了《太原市餐厨废弃物管理条例》,为构建餐厨垃圾收处体系奠定了基础。2018年颁布了《太原市建筑废弃物管理条例》,有效管控了包括装修垃圾在内的建筑垃圾的消纳处置,减轻了环保压力。2019年颁布了《太原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》,是全国制定专项立法的前10名的城市,为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提供法律保障。2020年修订了《太原市城乡环境卫生设施管理条例》,强化对各类垃圾分类收集、分拣、转运、处置等设施的规划、建设、管理。特别是随着2020年《山西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定》的颁布实施,进一步完善了我市垃圾分类的法律法规体系,为扎实推进此项工作打下坚实的法制基础。目前我市正在按照上述法律法规积极推进分类投放、分类收集、分类运输、分类处置等各项工作。同时,2017年制定了《太原市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》,2018年印发了《关于推进党政机关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的实施意见》,2019年制定了《太原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(片区)实施方案》,2020年制定了《太原市2020年垃圾分类行动方案》、《太原市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标准》、《太原市垃圾分类街办整建制推进指导意见》、《太原市居住小区、单位垃圾分类绿色评价标准》、《太原市垃圾分类指导手册》,2021年制定了《太原市2021年垃圾分类行动方案》,2022年制定了《太原市2021年垃圾分类行动方案》。通过一系列规范性文件的出台,进一步明确了垃圾分类的综合管理部门和具体实施单位,通过明确目标任务、部门职责、领导责任、分类标准等,不断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模式,积极推进体系建设。

二是完善垃圾分类体系建设。目前,我市正在编制环卫设施建设专项规划,按照分类投放、分类收集、分类运输、分类处置要求,针对可回收物、有害垃圾、厨余垃圾、其他垃圾及大件垃圾、建筑垃圾特点,结合我市城市发展实际,分近期(2021年-2025年)和远期(至2035年)进行了全面的规划,统筹做好生活垃圾减量化、资源化、无害化项目建设。同时,加大回收设备投入,2021年,全市64个街镇共布设四分类投放容器5.7万余个,配置分类收集亭1523套,新增分类运输车84辆、小型厨余垃圾处理设施3座,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体系建设进一步得到完善。

三是拓宽投资渠道,鼓励民间资本参与,不断激活垃圾分类处理产业链。目前,我市垃圾分类工作从前端桶边督导、规范投放、分类收集,到中端专业公司分类运输,再到末端垃圾焚烧电厂建设、运行,除配套设施建设由财政投资外,其余基本由社会资本、民间资本采用PPP模式投资完成,极大地促进了我市垃圾分类处置的良性运转,基本形成了政府主导、企业投入、全民参与的分类模式。同时,强化末端垃圾处理能力。目前各县(市、区)正在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,结合自身实际,建设相应的垃圾分拣中心,并按要求在分拣中心内配套建设大件垃圾破拆、小型厨余垃圾处置、可回收物收集、有害垃圾暂存等设施。

四是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。广泛发动各方面力量,采取布设宣传栏、督导员桶边引导、开展“如果垃圾会说话”系列网络直播、志愿者服务、党员干部和执法人员深入基层宣传等多种宣传教育模式,坚持垃圾分类宣传进小区、进机关、进乡村、进公园、进学校、进商场等活动。逐步实现垃圾分类人人知晓、人人参与、人人监督的良好社会氛围,实现垃圾分类工作常态化运行。其中,“如果垃圾会说话”网络直播活动已成为我市生活垃圾分类的一个宣传品牌,得到生态环境部的简报推广和住建部的多次好评。

五是积极推进“互联网+”可回收物回收模式。率先在万柏林区引进“爱分类爱回收”智能回收系统,并配套建设了可回收物分拣中心,最高日回收量达到110吨,有效地加大了生活垃圾的减量化、资源化、无害化处置力度。目前,正在加大该模式在全市范围的推广力度。同时,协调生态环境、发改、商务、市场监管等部门,进一步加大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等力度,禁止或限制生产、销售、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,减少或限制一次性用品使用。提倡宾馆、酒店等不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,推进快递包装循环利用。积极提倡“光盘行动”,减少餐饮浪费,实现源头减量

六是深化智慧环卫平台建设运营。利用现有智慧环卫综合监管系统,继续完善各类数据库,加强与环卫业务关联数据的交互,助力垃圾分类的全要素管控、全流程协同,形成“大环卫、全过程、全覆盖”的管理机制,提高垃圾分类决策数据支撑,不断强化垃圾分类的精细化管理力度

以上答复您是否满意,如有意见,敬请反馈。

感谢您对市政府垃圾分类方面工作的关心和支持,并欢迎今后提出更多宝贵意见。

 

人:张建伟

人:李广旭

联系电话:3194597

 

 

太原市城乡管理局   

2022年5月17日